
清朝皇室曾经有一位命运极为波折的皇子,虽然他是雍正帝的儿子、乾隆帝的弟弟按天配资开户服务网,出生时享有极高的荣誉,然而,他最终却从一个备受宠爱的人,走向了无尽的恐惧,甚至因为过度惊吓而最终死于病痛。这个皇子就是乾隆帝曾经如亲生儿子般看待的幼弟——弘曕。那么,既然乾隆帝如此宠爱他,为什么他会在恐惧中死去呢?其实,这一切悲剧的根源,正是出在他自己的行为上。
在雍正十一年,谦妃刘氏终于为雍正帝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儿子,这无疑是雍正晚年得子的喜事,因此他十分高兴,为儿子取名弘曕。按照出生的顺序,弘曕其实是雍正帝的第十个儿子,但因为之前有四个哥哥不幸早逝,他实际排行第六。雍正的皇子并不多,最终幸存的只有乾隆帝弘历、和亲王弘昼和弘曕三人。弘曕与两个哥哥的年纪相差很大,尤其是与乾隆帝的年龄差距整整22年,几乎可以看作父子。
然而,命运并没有因此对弘曕格外优待。雍正帝去世时,弘曕只有两岁,成了孤儿。虽然如此,他并没有因此陷入困境。乾隆帝继位后,因为兄弟情深,他对弘曕的生活给予了很大的保障,且对他格外疼爱,几乎将他当做亲生儿子来看待。乾隆帝不仅提供了丰厚的生活条件,还亲自安排了弘曕的教育,确保他能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。
展开剩余75%弘曕的启蒙老师沈德潜,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,虽然他在官场上并未取得显赫的成绩,但在文学上享有很高的声誉。乾隆帝特别喜爱文学艺术,尤其钟情于诗词,沈德潜的诗才令他非常欣赏。为了培养弘曕的才华,乾隆帝亲自请沈德潜为他的老师,这一做法也体现了乾隆帝对弘曕的特别宠爱。实际上,乾隆帝的亲生儿子未必能够享受到这样的待遇。弘曕也确实不负众望,在沈德潜的教导下,他成了一位博学多识、才情横溢的年轻才子,并深得乾隆帝的喜爱,常常与乾隆帝一起作诗、填词。
然而,过度的宠爱带来了隐忧。随着弘曕逐渐长大,乾隆帝的过度溺爱使他变得娇生惯养,性格也变得过于自信。尽管他是皇子,享有特权,但随着年龄的增长,乾隆帝开始将一些政务交给他处理。弘曕天资聪颖,刚开始能够顺利处理这些事务,令乾隆帝十分高兴,甚至将造办处的事务也交给了他。然而,随着权力逐渐增大,弘曕开始暴露出品行上的问题。他开始以官位为依靠,奢华享乐,甚至为了一己私利贪图财物,利用职权敛财。他不仅对下属苛刻,偶尔还暗示他们通过不正当手段行贿。
更为严重的是,弘曕还利用职权开设煤窑,强行占据民间的财产,行径极为霸道。随着这些不法行为逐渐暴露,乾隆帝开始察觉到弟弟的问题。更令乾隆帝失望的是,弘曕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对他充满敬畏和尊敬。曾有一次,弘曕奉命前往盛京送玉牒,但他却坚持先去打猎,完全不顾皇命。乾隆帝对这种不尊重的行为非常愤怒,导致朝廷内外对弘曕的议论纷纷。
乾隆帝的失望和愤怒在积累至极点后,终于在乾隆二十八年爆发了更为严重的冲突。那时,乾隆帝正在处理一宗与高恒有关的贪污案件,结果发现这起案件竟然牵涉到了弘曕。原来,弘曕曾向商人江起镨借钱,却通过王府的护卫让高恒替他偿还债务。这一丑闻不仅让弘曕陷入困境,还严重损害了皇室的声誉。更糟糕的是,乾隆帝深入调查,发现弘曕有更多不法行为,包括贪污、索贿、对母亲不敬,甚至企图插手朝政、任人唯亲,卖官鬻爵。
面对这些罪行,乾隆帝决定严惩弘曕,不仅降他为贝勒,还撤销了他所有的官职,并罚款以示惩戒。弘曕终于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,开始感到极度的惶恐,每天都躲在家中不敢出门,结果因此病倒。实际上,这场疾病完全是由恐惧引发的。弘曕清楚自己所做的一切,内心充满了害怕,他害怕乾隆帝会因愤怒而将他处死。
乾隆帝得知弟弟生病后,心中感到十分难过,便亲自去探望他。然而,弘曕误以为乾隆帝前来是要惩罚他,紧张得几乎无法站立,只得跪在床前道歉。乾隆帝见弟弟如此模样,心中软化,决定恢复他的爵位,希望能帮助他尽快康复。可是,不幸的是,弘曕的病情已经无法挽回,他最终在32岁时去世。乾隆帝听到消息后,深感痛苦与自责,开始反思自己对弟弟的纵容,甚至为此写下悼念诗篇,铭刻在弘曕的墓碑上。尽管乾隆对弘曕的爱始终未变,但正是过度的溺爱和宠爱,最终害了他,这一切无不令人感慨万千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